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无人机专项创新赛事,历届大赛总参赛人数累计逾10万人次,自2020学年起连续入选教育部赛事活动“白名单”,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无人机领域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以及影响力的全国性比赛。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青少年探索航空未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的积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培养航空创新后备人才,为实现中国航空强国梦奠定基础。2022年9月,大赛凭借多年来的高质量、好口碑及良好导向,再次入选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青少年探索航空未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的积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培养航空创新后备人才,为实现中国航空强国梦奠定基础。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赣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赛经过市赛、省赛等层层选拔,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1965支队伍、5245名选手、2000余名领队老师参加,共分旋翼、固定翼、创意三大类17个赛项,其中15个赛项于2022年8月10日至14日在赣州南康主赛场举办,另2个赛项于8月19-21日在广州分赛场举办。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自2017年首届举办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直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致力于不断加强大赛的科技性,同时为了引发更多青少年们的关注,不断拓宽趣味性和观赏性,体现出不同于其它赛事的独特性。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将赛事与学校科技实践教育密切结合,强调参与的广泛性。经过五年的成功举办,现已成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科普活动之一。
为保障大赛的公平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航空学会组织专家团队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组建了由权威专家组成的仲裁组和裁判组,培养了一批裁判员团队和一线的中小学科技老师,为协助未来的航空科普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赛通过连续培养,不断激发孩子们对无人机的兴趣和对航空的梦想,直至专业方向的选择和最终就业,真正为实现中国航空强国梦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中国航空学会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在教育部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的大背景下,比赛内容根据国家政策做及时调整,加入了大量机器人编程相关的人工智能内容,使整个大赛体系更智慧,更创意、更有趣。大赛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誉,也受到了院士、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将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在致力打造知名赛事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青少年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精神,引导更多青少年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走进科学,成为青少年在探索科学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中国航空学会(以下简称“学会”) 是航空航天(以下通称航空)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并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接纳的全国性的学术性非盈利法人社会团体,是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倡议和支持下,由聂荣臻元帅于1964年亲笔签批成立的全国性科技社团组织,为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服务,得到航空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民航、空军、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航空高等院校、民营航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国航空领域历史最悠久、行业和社会公信力最好的全国科技社团组织。另外,学会是国家唯一赋予航空科普工作职责的国家级学术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航空科普工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近年来积极建设“全国青少年航空创新人才培养和举荐体系”,为新时期航空后备人才培养做出新贡献。
学会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航空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航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中国航空学会成立于1964年2月。著名航空专家沈元教授在第一次(1964年2月)、第二次(1979年9月)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著名力学专家季文美教授在第三次(1983年3月)、第四次(1988年5月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同志在第五次(1993年6月)、第六次(1999年12月)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原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同志在第七次(2004年11月)、第八次(2009年10月)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中央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在第九次(2014年10月)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航空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理事会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学会先后设立了35个专业分会作为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组织,涉及航空各专业领域。全国19个省、市成立了地方航空学会,在中国航空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学术活动: 中国航空学会及各专业分会、地方学会每年均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学会还和中国科协所属其他学会联合举办一些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会。学会及各级组织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平均为50次左右,交流的论文在千篇以上,并评选、奖励优秀成果。
国际交流: 中国航空学会是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的全权会员单位。为促进科技合作,学会推荐有专长的科技人员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出席国际会议,同时在中国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会。学会邀请国外专家在国内作技术报告,接待国外学者、科技人员来华进行科技参观和学术讨论,组织双边性研讨会,以促进国内外之间的学术交流。
组织活动: 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学会工作会议等:办理学会所属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分会)编委会的建立和调整;组织两院院士、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推荐评选;发展会员,并为会员服务。
科学普及: 为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普及航空科学知识,学会及其各级组织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学会设有航空馆,展示国内外飞机或模型以及机载设备、发动机,介绍国内外航空技术的发展。
继续教育: 学会以各种形式向会员扩充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组织专题讲座、技术报告以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科技咨询: 中国航空学会可以对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决策论证、提出政策建议、进行科技咨询服务。
出版物: 《航空学报》中文月刊,《航空学报》英文版双月刊,《航空动力学报》中文月刊,《航空材料学报》中文双月刊,《航空工程进展》中文月刊;《航空知识》中文月刊,《问天少年》中文月刊。
大赛日期
2023年8月初
大赛场地
重庆
版权声明:
1. 本站内容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原创,本站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 转自 “中国无人机网(uavcn.net)” 。
2. 本站转载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并注明出处或作者,转载内容及观点仅代表网站或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热点排行
更多关于举办第九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暨 栾城杯“智领蜂群 2024”国际无人蜂群技术大赛的通知
2024-10-09“2024·中国桃城第二届‘翱翔中国’全国无人飞行大奖赛暨低空产业招商大会”大幕开启
2024-04-06栾城杯“智领群蜂2023”无人蜂群创新技术大赛室外赛暨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ChALPA)首届无人机职业技能大赛
2024-02-27DJI RoboMaster无人机大赛(RoboMaster)
2024-02-212023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 总决赛
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