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314-777

《教学法》(教员适用)

作者: 中国无人机网
发布时间: 2024-08-15
文字统计:13166


1. 由经验的获得引起的行为的改变称之为
A.学习
B.知识
C.理解
参考答案:A

2. 一切增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改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活动,称之为
A.学习
B.教学
C.教育
参考答案:C

3. 教学中,在对教材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还可学到其它的东西,这种额外的学习可称之为
A.附加学习
B.概念学习
C.伴随学习
参考答案:A

4. 一个人在自己愿意学习时学习效果最佳,这反应了学习的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参考答案:B

5. 学习的练习律是
A.实践和训练的基础
B.首因效应的基础
C.理解和运用的基础
参考答案:A

6. 教员教授学生首次执行某项任务,这一事件可视为是
A.效果律的例证
B.首因律的例证
C.强化律的例证
参考答案:B

7. 以学生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学习定律叫做
A.效果律
B.准备律
C.强化律
参考答案:A

8. 完整教学过程基本环节的顺序应该
A.确定学生原有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教材设计、教学、评定
B.分析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原有水平、教材设计、教学、评定
C.明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教材设计、教学、评定
参考答案:C

9. 当教员为地面课程或飞行后的讲评工作作出细致的总结时,可把这种情况视为
A.近因律
B.首因律
C.练习律
参考答案:A

10. 经常重复的事物记忆效果最好,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条学习定律的作用
A.效果律
B.首因律
C.练习律
参考答案:C

11. 下列哪条学习定律表明学习效果会因情绪上的不愉快而被削弱
A.效果律
B.首因律
C.强化律
参考答案:A

12. 当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时,可称为
A.感觉
B.知觉
C.理解
参考答案:B

13. 下列哪一个因素对学生的感知范围影响最大
A.基本需要
B.身体状况
C.威胁性刺激
参考答案:C

14. 知觉的产生是由于
A.将各种片断的信息加以分类和综合
B.将感觉信息赋予意义
C.对看到的暗示作出反应,其次是听到的暗示,然后把这些暗示同以前所学的知识加以联系
参考答案:B

15. 学生不愿接受新知识,拒绝进行额外练习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价值观错位造成的
B.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造成的
C.消极的自我意识造成的
参考答案:C

16. 下列有关激励价值的阐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A.进行的激励必须十分明确,且是有用的
B.激励可以非常细微.并且难以察觉
C.消极的激励经常同积极的激励一样会产生作用
参考答案:A

17. 学员通过多次反复的摸索,最终获得某种技能或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称之为
A.机械学习
B.“尝试与改正”学习
C.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B

18. 以下哪一种方法更有利于教员激励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A.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
B.通过许诺或奖励给予积极的鼓励
C.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强化他们的自信
参考答案:C

19. 对以下哪一种学生,教员可进行谴责或进行威胁
A.消极沮丧的学生
B.兴趣不浓的学生
C.过于自负的学生
参考答案:C

20. 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A.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B.学习条件、职业酬金、生活条件、人际关系
C.人际关系、线索、反应和强化
参考答案:A

21. 按“搭积木”学习理论,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A.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B.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新颖性
C.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参考答案:A

22. 在学习过程中,恐惧或威胁性刺激将会
A.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B.使学生知觉范围缩小
C.减少相关反应的比率
参考答案:B

23. 促进学生领悟能力是教员的重要责任之一,以下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领悟能力
A.对学生进行分析
B.将所教授的知识或技能加以群集,并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
C.学生对所学原理的掌握
参考答案:B

24. 所有学习的共同基础是
A.领悟
B.动机
C.积极的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B

25. 在学习的各阶段中,以下哪一种顺序是正确的
A.记忆、理解、联系、运用
B.记忆、理解、运用、联系
C.记忆、运用、理解、联系
参考答案:B

26. 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学生开始逐步能够将所学的东西同其它的学习片断相联系,这个阶段属于
A.运用阶段
B.联想阶段
C.彼此关联阶段
参考答案:C

27. 学员为达到某一目标所具有的内部驱力,属于
A.成就动机
B.个人收获动机
C.个人安慰动机
参考答案:A

28. 当准备让学生执行一项任务时,最好的办法是
A.为他们提供明白的、循序渐进的实例
B.给学生一个所要执行任务的提纲
C.慢慢地带领学生完成任务
参考答案:B

29. 在一张典型的学习曲线图上,表示学习的进步停滞不前甚至稍有下降的曲线部分,称作
A.学习逆转区
B.学习高原区
C.学习稳定区
参考答案:B

30. 教员为学生执行任务制订计划时,首先应考虑到的因素是
A.学生的动机水平
B.学生的原有水平
C.练习时间的长短
参考答案:B

31. 当进行某项练习后,干扰了学生对另一项内容的学习,这种情况属于
A.逆向迁移
B.正迁移
C.负迁移
参考答案:C

32. 完成直角航线飞行有助于学生对起飞和着陆动作的学习,这一现象可称之为
A.水平迁移
B.正迁移
C.伴随迁移
参考答案:B

33. 一些确切的数据几年后会从有意记忆中消失,这是因为
A.没有使用
B.时间间隔
C.干扰
参考答案:A

34. 会带来令人愉快的反馈,称之为
A.奖励
B.表扬
C.正反馈
参考答案:C

35. 以下哪项学生的需要,是教员最难解决的
A.归属及爱的需要
B.生理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C

36. 当人们的基本生活已有保障,并且不再为安全问题而担忧时,下列哪一种人类自身的需要就会成为他们急需得到满足的
A.社会性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A

37. 在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于学习之前,下列哪一项人类的需要应首先得到满足
A.社会性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生理需要
参考答案:C

38. 尽管防御机制对人类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们也可能成为一种消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
A.有可能使人产生自负的态度
B.有可能掩盖产生问题的原因
C.有可能产生自欺性行为和扭曲事实
参考答案:C

39. 当一个学生提出无关的问题或拒绝参加班级活动时,这通常意味着该学生产生了以下哪一种防御机制
A.逃避
B.攻击
C.屈从
参考答案:B

40. 当学生找借口为他们的不良表现辩解时,这通常表现以下哪一种防御机制
A.逃避
B.攻击
C.文饰
参考答案:C

41. 当学生下意识地使用文饰防御机制时,他们
A.是在找借口为自认为可被人们接受的行为辩解
B.是在解释不能接受自身行为的真正原因
C.是在编造为自己从挫折中脱身的合理借口
参考答案:C

42. 当学生为挫折所困扰,不相信所学之益,甚至不相信自己能继续学下去时,他们通常会显示出以下哪一种防御机制
A.攻击
B.放弃
C.合理化
参考答案:B

43. 当学生在完成前阶段的训练后没有掌握好有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在训练的高级阶段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时,他们的防御机制通常表现为
A.倒退
B.放弃
C.文饰
参考答案:B

44. 当学生使用“攻击”防御机制时,他们的表现是
A.变得脾气不好、富有挑衅性,有时还要寻找“出气筒”,将怒气宣泄到不相干的人或物身上
B.可能会拒绝参加班级活动
C.企图为在某些方面不能令人接受的行为而辩解
参考答案:A

45. 下列哪种情况更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过于随便地表扬学生
B.告诉学生他们的工作不令人满意,并解释原因
C.当教员不懂,却又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或欺骗学生时
参考答案:C

46. 经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学员,在飞行中容易出现
A.屈从态度
B.冲动性态度
C.侥幸心理态度
参考答案:A

47. 当学生认识不到一堂课的益处或其目的时,他们会
A.变得灰心和沮丧
B.希望学到更多的东西
C.进一步受到激励
参考答案:A

48. 如果教员总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目的和需要达到的标准时,通常会降低学生的
A.不安全感
B.学习动机
C.进取心
参考答案:A

49. 学生的信心往往会因为教员以下哪一种行为而受到打击
A.当教员对某些教学内容拿不准却又欺骗学生时
B.指出学生的错误或失败时
C.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予以指导时
参考答案:A

50. 那些仅把思维局限于学生整体,却忽视学生整体中个体差异的教员是在
A.采用一种很好的授课技巧
B.采用一种极佳的省时手断
C.假定所有学生的水平相近
参考答案:C

51. 教员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效果是由以下哪一种因素来衡量的
A.学生所表现出的求知欲程度
B.教员所表达的概念与学生所接受到概念之间的相近程度
C.课堂上学生对教员注意的程度
参考答案:B

52. 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员必须做到
A.具有高度的语言组织能力
B.具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威信
C.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具有信任感的态度
参考答案:C

53. 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有效交流的条件通常是
A.有效的信息传递和被学生接受
B.学生能够重复所接收到的信息
C.信息以能够改变学生行为的方式进行传递
参考答案:A

54. 衡量师生之间沟通效果的四个主要指标是
A.注意信息的程度、信息被理解的程度、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以及付诸行动的程度
B.情感交流的程度、信息传送的清晰度、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的实用性
C.注意信息发出者的程度、信息被分享的程度、情感交流的程度以及付诸行动的程度
参考答案:A

55. 接收信息者在接收信息时,有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
A.“过滤”
B.“误解”
C.“歪曲”
参考答案:A

56. 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口若悬河”,但与教员或领导交往时却显得非常拘谨和紧张,这种现象可称之为
A.“微妙失能”
B.“性格内向”
C.“变态心理”
参考答案:A

57. 以下有关个别学生对集体影响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会影响其它学生
B.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会对其它学生构成影响
C.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会激励其它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答案:B

58. 良好的学生集体使某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该学生的变化可称之为
A.“众从行为”
B.“从众行为”
C.“无主见行为”
参考答案:B

59. 若某个学生集体“一盘散沙”,教员应该
A.经常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
B.想方设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
C.对个别学生进行严厉的处罚
参考答案:B

6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抽象语言的危险在于
A.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B.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不同的印象和不同的理解
C.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有条理性的知识框架
参考答案:B

61. 最有可能影响有效交流的因素是
A.教员采用抽象化语言
B.使用不准确的描述
C.教员与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经历
参考答案:C

62. 以下哪一项因素会对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交流构成不良影响
A.对教员的的尊敬程度
B.教员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程度
C.教员的学识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参考答案:C

63. 以下哪一种情况将影响教员的语言传递达不到应有的传递信息的目的
A.语言含混不清和使用抽象术语
B.语言表达不出学生头脑中所需的含义
C.学生不具有语言所指事物或概念的经历
参考答案:C

64.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采用下列四个基本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解释、试验和练习、讲评与复习
B.解释、示范、练习、评估
C.准备、呈现、应用、复习与讲评
参考答案:B

65. 在教学过程中,下列哪一种呈现方式对呈现新材料,概括新思想或陈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较为适合
A.讲座的方式
B.整体教学方式
C.示范与演示方式
参考答案:A

66.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及完成效果进行评价的依据是
A.学生的个人背景及过去经验
B.本课涉及的内容及目的
C.学生的实际表现与既定标准之间的差异
参考答案:C

67. 为了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员应该
A.始终让学生认识到他自己存在的不足
B.不断地激励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动机
C.确定一个稍高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学习标准
参考答案:C

68. 以下有关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对学生的评价只能是客观的
B.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每一次课不可缺少的部分
C.如果学生出现了于本课无关的错误或不足,这些错误与不足可不予重视,稍后再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A

69. 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过去到现在,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能够
A.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B.显示本课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C.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予课堂教学
参考答案:B

70. 在教授从已知到未知的东西时,教员应利用学生的
A.焦虑和不安全感
B.以前的经验和知识
C.以前所有的有用或无用观点
参考答案:B

71. 在组织教学材料时,以下哪一步骤可把材料的覆盖面同整个教学过程相联系
A.概括
B.总结
C.引入
参考答案:A

7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员必须逻辑清晰地进行解释和示范,以帮助学生
A.从整体上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B.理解本课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C.熟记学习内容,使操作程序自动化
参考答案:A

73. 备课的第一个步骤是
A.研究主题
B.确立中心思想及重点
C.确立目标及预期结果
参考答案:C

74. 在教学过程中,以下什么行为将会降低教员的威信,同时也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A.采用过于抽象教学的教学方法
B.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C.语无伦次及用语粗俗
参考答案:C

75. 讲座的优点之一是
A.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B.能在短时间内呈现较多的内容
C.教员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准确的监控
参考答案:B

76. 经过教员的指导,如果学生已对所呈现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那么教员所能使用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是
A.系列的口头测验
B.对所讨论内容进行书面测验
C.对学生在此期间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参考答案:A

77. 在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时,最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
A.为什么
B.是什么
C.什么时间
参考答案:B

78. 以下关于指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学生不需要知道本次课学习的目的
B.那些没有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生应参加讨论
C.如果学生不具备同他人交流的知识和经验,他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参考答案:C

79. 学生在教员指导下讨论力矩问题时,最好从下列哪个问题开始
A.力矩会对飞机产生影响吗
B.力矩是怎样对飞机产生影响的
C.是力矩引起飞机转弯吗
参考答案:A

80. 在为指导学生讨论而准备问题时,教员应记住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A.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B.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价和分级
C.讨论的主题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参考答案:C

81. 在教员指导下的讨论活动中,学生是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获得进步的
A.灵活地运用提问手段
B.解释和示范
C.对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的课题进行讨论
参考答案:A

82. 在采用示范与练习教学法时,哪两项单独的活动应同时进行
A.教员的示范和讲评
B.学生的操作和教员的监控
C.教员的解释和学生的练习
参考答案:B

83. 在采用示范与练习教学法时,最后的一个步骤是
A.讲评
B.示范
C.学生的操作
参考答案:A

84. 示范与练习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
A.示范、练习、讲评
B.解释、学生操作、讲评
C.解释、示范、学生操作、教官监督、讲评
参考答案:C

85. 在非正式的授课中,教员可通过以下哪一种措施来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参与
A.提问
B.直观教具
C.消极动机
参考答案:A

86. 非正式授课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使用直观教具
B.学生的参与
C.要求作详细的笔记
参考答案:B

87. 在介绍一个课题时,下列哪种方法在所需时间内呈现一定量的材料时最省时
A.讲座
B.简介
C.示范
参考答案:A

88. 下列关于教员讲评工作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综合讲评必须详尽地覆盖学生操作的每一方面
B.教员应依靠自身所处的地位作出能为学生接受的讲评
C.在学生愿意接受教员的讲评之前,他们首先应接纳教员本人
参考答案:A

89. 讲评工作的目的是
A.仅仅为了找出学生的错误和弱点
B.给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估
C.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提供方向和指导
参考答案:C

90. 当教员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
A.私下进行
B.主观而非客观地进行
C.在学生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
参考答案:C

91. 教员对学生的操作作出评价时,应该
A.详尽地涉及学生操作的每一方面
B.私下进行,以不使学生感到难堪
C.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供方向和指导
参考答案:C

92. 以下有关教员对学生操作进行评价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为表扬而进行的表扬是极其重要的
B.评价具有建设性并且是客观的
C.评价应详尽涉及学生操作的每一方面
参考答案:B

93. 以下哪一项是论文式考题的主要缺点
A.它们的高度客观性
B.它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判优劣
C.它们有可能靠猜测回答
参考答案:B

94. 书面测试有一个特点能够衡量学生成绩的细微差别,这一特点是
A.准确性
B.可靠性
C.差别性
参考答案:A

95. 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书面测试才具有效度
A.产生前后一致的结果
B.能够测试随机样本
C.能够测试所要测试的知识或技能
参考答案:C

96. 在编制正误判断题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在问题中包含复杂的叙述
B.避免使用诸如“所有”、“每个”、“只有”之类的绝对语气
C.在对问题的叙述中包含一个或更多的概念
参考答案:C

97. 当书面测试显示出较高的鉴别力时,它将
A.适合于对随机样本施测
B.包含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目标样本
C.能够鉴别出成就较高和成就较低的学生
参考答案:C

98. 书面测试只有在以下哪一种情况时才能说具有综合性
A.包含了所有难度层次的题目
B.适用于一切随机抽样
C.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主题知识进行进行测量
参考答案:A

99. 一份具有“信度”的书面测试应该是
A.测量具有前后一致的结果
B.能够测量出学生成绩的细微差别
C.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
参考答案:A

100. 多项选择型试题胜过命题论文的优点之一在于选择题
A.能够测量学生对一个课题的普遍理解力
B.评分标准客观,与学生或阅卷人无关
C.无法对不同教员教出的学生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B

101. 下列有关多项选择题型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不需对否定词或短语进行强调
B.选项应该要求有抽象的背景知识
C.所有选项长度应大致相当
参考答案:C

102. 在出多项选择题时,以下哪一项是出题者会遇到的主要困难
A.使每题都适用于项目的统计分析
B.使所有选择项的长度大致一致
C.编制能够吸引那些缺乏知识和理解力学生的干扰题
参考答案:C

103. 以下关于测量学生较高水平学业成就的选择题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选择项的号码是随机安排的
B.某些或所有选择都应接近正确,但只允许一项是完全正确的
C.用常见的错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正确答案上分散开是无效的
参考答案:B

104. 在一份笔试题中,哪种题型更容易在同班或不同班学生之间进行成绩比较
A.命题式作文题
B.选择题型
C.正误判断题型
参考答案:B

105. 在对包含有操作、程序或进程的训练进行评估时,以下哪一种类型的测试是适宜的
A.口试
B.笔试
C.实际操作
参考答案:C

106. 以下有关使用直观教具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直观教具有利于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B.直观教具可用于强调课文中的要点
C.不应因使用了直观教具而减少授课时间
参考答案:A

107.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辅助设备应该是
A.具有自明性,不需什么解释说明
B.能够与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吻合
C.在准备和组织教学计划之前就应选定
参考答案:B

108.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辅助设备不应该是
A.意在强调要点
B.成为教员教学的拐杖
C.成为节省时间的工具
参考答案:B

109. 使用教学辅助设备的目的应该建立在它们能够有助于理解课堂教学的特定内容。教员想决定何时何地采用这些辅助设备时,他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把主题材料组织成框架或教学计划
B.决定在课堂教学的哪一点或何时采用这些设备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明确授课目的,并确定必须与学生交流的信息
参考答案:C

110. 以下哪一种情况会降低教员的职业威信
A.没有获得他应有的报酬
B.镇定、有思想,且受过良好训练
C.干了任何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
参考答案:C

111. 教员与学生之间的职业关系应该建立在
A.忽视学生个人缺点、兴趣或问题
B.把学习目标定得非常高,以便使学生不断接受挑战
C.对彼此都非常重要的共同认识,且双方都在为同一目标而努力
参考答案:C

112. 为了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在最佳状态,教员必须
A.使每次课都成为愉快的体验
B.制订等级曲线,使大多数学员都能完成课程
C.不断激励学生去达到最高训练目标
参考答案:A

113. 对于那些认为纠正错误并不重要的学生,教员应该
A.将复杂的飞行操纵动作划分成各个组成部分
B.降低学生的过分自负以减少事故率
C.提高每节课的达标标准,以便使其需要较大的努力才能达到
参考答案:C

114. 如果学生进步缓慢是因灰心丧气和缺乏自信造成的,教员应该
A.提供大量的帮助与鼓励
B.布置一些比常规学习目标更易达到的次要目标
C.提高达标标准,以便使学生在面对高标准时获得益处
参考答案:B

115. 对首次参加飞行训练、且没有任何飞行经验的学生进行训练时,以下哪一种方法是适宜的
A.一系列的模拟迫降
B.往返于附近机场的正常飞行
C.对飞机滑行进行详细介绍
参考答案:C

116. 教员是否应该关心那些聪明且几乎不犯错误的学员
A.不应该,因为有的学员天生就是飞行的料
B.应该,因为学员的过分自信会导致错误
C.应该,如果教员不能在学员的行为中发现缺点,学员就会对教员失去信心
参考答案:B

117. 学员由于过分自信导致的操作错误,应通过以下哪一种方法进行纠正
A.提高每次授课的达标标准
B.只有当学员取得圆满成绩才加以奖励
C.每次授课完毕之后,进行消极并且苛刻的评价
参考答案:A

118. 学员正确理解了处境,并且懂得了正常的操作程序,但却不能在恰当的时机执行时,可能的原因是
A.缺乏自信
B.不重视或兴趣淡然
C.认为教员对操作和成绩有不合理的要求
参考答案:A

119. 执行任务时,如果学员能正确执行,但却不能完全理解原理,此时教员应该
A.不要求学员改变操作
B.要求学员运用同样的要素执行其他任务
C.让学生停止操作并对操作原理进行示范
参考答案:C

120. 处在应激状态下时,学生的通常反应是
A.情绪变化快,对教员或其它人感到愤怒
B.在飞行经验与训练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化和迅速准确的反应
C.不恰当的行为,如过分的合作、过分的自我控制和小心谨慎,不合时令的大笑和歌唱
参考答案:C

121. 学员对应激的异常反应之一可能表现为
A.行为上犹豫不决
B.极端的合作
C.情绪变化非常缓慢
参考答案:B

122. 教员可以通过以下哪一种方法以减轻学员的焦虑
A.将学员的恐惧视为正常反应
B.不再继续会引起学生焦虑的教学内容
C.允许学生自己决定何时开始对新的操纵动作的练习
参考答案:C

123. 示范与练习教学方法的几个基本步骤及其顺序是
A.教员发出指令学员执行;学员发出指令教员执行;学员操练教员评价
B.教员发出指令教员执行;学员发出指令教员执行;学员操练教员评价
C.教员发出指令教员执行;学员发出指令学员执行;学员操练教员评价
参考答案:C

124. 综合飞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A.形成牢固的目视观察和依靠飞行仪表的行为模式
B.区分目视飞行与仪表飞行条件下的飞行控制
C.养成偶尔对自己进行监控和对飞机性能进行监控的习惯
参考答案:A

125. 当使用综合飞行教学法时,以下哪一种程序是可以被接受的

A.完全使用仪表飞行或目视飞行
B.首次飞行前,详细解释在模拟仪表飞行条件下和使用外部参照飞行条件下飞行的区别
C.对学生首次讲授有关飞行控制时,应包括飞行操纵所对应的仪表示读数和用于姿态控制中的外界参照
参考答案:C

126. 判断学员综合飞行的主要依据是
A.形成对外观察的习惯
B.在借助外界参照操纵飞机时能依靠飞行仪表
C.在外界参照消失后自己能继续控制飞机
参考答案:C

127. 以下哪一种因素对学生掌握飞行技能的影响会更大
A.焦虑
B.急躁
C.身体不适
参考答案:A

128. 在决定飞行训练周期的长度和频率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焦虑
B.疲劳
C.心理敏锐度
参考答案:C

129. 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学员很快就会显得情绪淡漠
A.需要达到的目标很难,但有可能达到
B.理解了他们正在为之努力的目标后
C.意识到教员未作充分准备
参考答案:C

130. 恐惧或焦虑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
A.焦虑会影响学生在学习时的知觉广度
B.如果教员能对学生的焦虑进行适当的控制和指导,焦虑将提高学员的学习进度
C.焦虑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于较大的范围内,从而干扰学生的正常反应
参考答案:A

131. 以下有关训练过程中客观教学单元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它们通常是总体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
B.它们通常会妨碍最终目标的圆满完成
C.它们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答案:A

132. 对教学内容各部分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教、学双方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B.通过逐渐扩大学习单元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C.能使学生分步骤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能使各个部分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参考答案:C

133. 在计划教学活动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确定总体目标和标准
B.建立教员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基础
C.鉴别出构成总体目标的学习单元
参考答案:A

134. 训练大纲中的每一课都应包括
A.注意、动机和概览
B.引言、正文和总结
C.目的、内容和完成标准
参考答案:C

135. 在计划教学活动时的第二个步骤应该是
A.确定总体目标和标准
B.制订阶段教学计划或教学单元
C.鉴别出构成总体目标的必然组成部分和学习单元
参考答案:C

136. 当不能实施已计划的课程时,教员应该
A.修改课程目标
B.先进入下一个计划内容,如这也不行时便应取消这次课
C.在该课程延后期间,随机选择一项技能课来上
参考答案:B

137. 以下关于教案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对所有学生都应严格按已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教学,这样的效果将是最佳
B.教案的目的不应该指向课程的最终目标,而只应该针对本次课的目的
C.教案不仅有助于教员不断检查自己的教学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检查他们的学生
参考答案:C

138. 关于高质量备课的特点是每次课都应包括
A.某个简单原理、程序或技能的最基本的要素
B.与前次课内容相衔接的新材料和新内容
C.每一个信息点都是训练大纲的目标所要求的
参考答案:C

139. 在制订地表罗盘领航飞行课教学计划时,以下哪一种描述能反映这类课的目的
A.为了体现有计划的原则和按计划实施的原则
B.为了培养学生制订计划和按计划实施的技能
C.为了解释和示范制订计划的原则和按计划实施的行为模式
参考答案:B

140. 以下关于教案的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
A.一个行之有效的教案可能仅仅是一个思维框架
B.经过严格准备的课堂教学教案应该适用于飞行教学训练
C.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含与前一次课相联系的新事实、新程序或新技能
参考答案:C

141. 如果以适宜的方式对教案进行了结构化的处理,这些教案将为以下哪一项提供框架
A.体现从不知到已知
B.学习单元的范围将逐步扩大
C.体现某一教学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步骤
参考答案:C

142. 在未理解的情况下,某人可能反复做某件事,这一水平上的学习可称之为
A.机械学习
B.基本学习法
C.随机学习法
参考答案:A

143. 学生逐渐能够将已经获得的知识要素与其它知识群相联系的学习水平,我们可把它称之为
A.运用水平
B.联系水平
C.相互关系水平
参考答案:B

144. 在飞行训练阶段,为确保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正确的技术,飞行教员应该
A.绝不重复已讲授过的内容
B.教学中使用类似“搭积木”的技术
C.引入难度较大且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参考答案:B

145. 飞行学员能够进行良好注意分配和转移的条件是
A.对飞行仪表、飞行程序和各个飞行动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
B.注意力高度集中时
C.重视飞行训练时
参考答案:A

146. 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输入阶段,教员应该
A.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并与当前的新知识、新信息相匹配
B.不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难、新知识的教学有助于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
C.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反复强化和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答案:A

147. 航空理论和飞行教学过程中,教员需要尽可能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觉通道来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多种感觉通道主要是指
A.充分利用学生的视、听、触以及动觉等感觉通道
B.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C.嗅觉、前庭觉以及味觉等感觉通道
参考答案:A

148. 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同化阶段是指
A.输入的新知识被原有认知结构加工改造的过程
B.运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去达成问题解决的过程
C.学员从教员那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
参考答案:A

149. 在飞行训练的中、后期,有的学员的飞行训练成绩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甚至有些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称之为
A.高原现象
B.停滞现象
C.起伏现象
参考答案:A

150. 正迁移是指
A.先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另一种新知识或新技能起促进作用
B.先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另一种新知识或新技能起阻碍作用
C.纵向升高,由低到高、由简到繁
参考答案:A

151. 影响新旧知识和技能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新旧知识和技能是否
A.具有共同要素、进行了系统概括、对相互关系有所领悟
B.有足够的区别、学习方法得当、心理素质良好
C.经常进行复习、学习方法得当、对相互关系有所领悟
参考答案:A

152. 学员自己把学习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定得过高的现象,往往是由于
A.学习或训练动机过高造成的
B.学习或训练动机过低造成的
C.中等强度的学习或训练动机造成的
参考答案:A

153. 学员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遭受挫折时,教员应启发学员进行自我强化和自我肯定,主要目的是
A.增强学员学习和训练的自信心
B.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增强其防御心理
参考答案:A

154. 在学习和飞行训练中,学员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有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反复遭受挫折
B.情绪紧张、学习和训练动机过低、身体素质差
C.人际关系紧张、心理素质不好、身体状况差
参考答案:A

155. 引起应激的原因,我们可把它称之为
A.应激源
B.应激
C.情绪
参考答案:A


版权声明:
1. 本站内容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原创,本站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 转自 “中国无人机网(uavcn.net)” 。
2. 本站转载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并注明出处或作者,转载内容及观点仅代表网站或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