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314-777

无人机“黑飞”致航班延误,2男子被拘留十日并罚款

作者: 中国无人机网
发布时间: 2024-02-18
文字统计:18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2月1日15时,广东韶关公安发布情况通报。
 

 

                           

01

“黑飞”是什么?

 

“黑飞”是指一些没有取得私人飞行驾照或者飞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在我国任何未经航空、治安管理等相关部门许可的飞行都是不允许的,情节严重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遭受刑法的处罚。

 

当前,无人飞行器不仅在巡查交通、测绘地形、农田水利等领域大显身手,也在个人爱好者中不断掀起“飞行热”“航拍热”。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不明飞行器闯入要害敏感区域、干扰民航飞机正常飞行、航拍泄露国防机密、失控坠毁导致安全事故等事件不断增多。

 

02

“黑飞”的危害

 

①威胁军事安全。低空飞行的航空器种类日益繁多,无人机小、快、灵特点突出,通过传统手段很难发现,还有一些简易航空器,比如动力伞、热气球等,自主导航和通信能力都很弱,容易出现偏离预定航线和空域的情况,一旦闯入重要目标上空,很有可能危及目标安全,甚至造成严重影响。
 
②潜在暴恐威胁。无人飞行器本身具有一定载荷,稍加改装就可以成为攻击性武器,无人飞行器如监管不力,会对国家空防安全、重要目标安全、保密安全等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
 
③侵害地面安全。无人机飞行容易受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影响,飞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失控坠落,造成安全事故,甚至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④扰乱航空秩序。民用无人机大多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尺寸小、高度低、速度慢,民航飞机发现、避让难度大,对民航航线存在较大干扰。
 

 

03

“黑飞”的教训

 

【典型案例】

 

2023年7月15日以来,成都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先后抓获违规飞行人员13名,查获违规飞行无人机13架。此前,为加强大运会期间“低慢小”航空器飞行管控,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低慢小”航空器飞行管控的通告》,这份通告明确了成都市行政区域全境禁止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飞行。
然而,就有人在大运会场馆附近上空放飞无人机,现场民警果断进行处置,迅速抓获施飞人员及无人机一架。经查,当事人余某某未取得无人机飞行资质,也未取得无人机飞行许可私自驾驶无人机飞行。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予以行政罚款处罚。

 

 

这些违规飞行人员,有人称自己不了解相关管控公告内容,有人是明明知晓法律法规和公告内容,仍抱有侥幸心理,“顶风黑飞”,此类无人机违规飞行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可能给群众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023年9月9日,杭州警方通报萧山分局查处一起教唆他人违规飞行无人机的案例,当事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这是自9月1日杭州市全域“禁飞”以来,首个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的案例。
 

图为当事人在操作无人机

 

据当事人交代,自己与朋友都是无人机爱好者,虽知晓杭州目前有禁飞规定,但仍心存侥幸,教唆朋友在管控区域共同进行无人机活动。

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之规定,决定分别给予行政拘留十日与七日的处罚。

 
 

【法条链接】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规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不分类型和重量都应当在飞行前为所属无人机进行实名注册登记。无人机驾驶人应按照要求获取相关资质,管控空域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利用无人机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04

远离“黑飞“

 

针对无人机“黑飞”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治理“黑飞”刻不容缓。任何空中飞行活动,都必须以确保国家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为前提。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游客及专业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爱好者:请严格遵守相关飞行管控通告规定,切勿在管控区域和时段内施放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针对无人机违规飞行行为,警方将持续加大查处力度,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违规飞行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警方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
1. 本站内容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原创,本站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 转自 “中国无人机网(uavcn.net)” 。
2. 本站转载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并注明出处或作者,转载内容及观点仅代表网站或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